電影設定在民國時期,講述了一批有理想的人想要通過教育改變邊區人們,但因為虛構了一位老師吃空餉,從撒了一個謊就要無數個謊言圓的故事。
主角是一群知識分子,因為教育他們懂了禮儀有了理想,似乎跟普通人分隔開了,但同時他們也只是一個人,人的本性在關鍵時刻還是會顯露出來。
校長為了保住學校對許多惡行保持沉默,裴魁山把怒氣都發泄到一個女人身上,面對槍口,向來強硬的周鐵男涕淚肆流從此再也沒有了勇氣。在那個年代,就如魯迅表達的,學醫已經救不了中國,因為人們從思想上腐朽了,所以他棄醫從文。電影里的這批主角從某種程度上和他類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當你踏上那條道路,你要知道路上是充滿荊棘的,就像他們。有的打了退堂鼓,有的付出了血淚,還有紙上談兵一見刀槍就軟了的人。所以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很骨感,我們要做的就是接受我們的缺點,用腳踏實地去實現理想。
電影明顯是有隱喻的,在那個年代,做著教育的人卻腐敗了,盡管他們有苦衷,但上頭的特派員一樣扣下了美國的大部分捐款,甚至要求他們不能戳破謊言。
再聯想到現在,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鄉村教育的問題,教育是每個國家都不可或缺的環節。但同時我也看了很多一個人在鄉村教所有科目所有年紀的鄉村老師的新聞報道紀錄片。然后就是捐助流程透明化公開化的問題。要想改變鄉村教育落后狀況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續不斷地提高教育的普及加大監管力度。
?。ㄆ辽娇h人民法院 魏丹)
宜賓長安網簡介 | 版權聲明 | 投稿須知 | 聯系我們:0831-5959083 |
蜀ICP備18018992號-1 宜賓長安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地址: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敘府路西段14號 郵編:644000